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与民生保障的关键设备,其运行状态直接关乎生产安全与能效水平。锅炉运行日志作为设备运行的“全程档案”,需精准捕捉核心数据,为设备维护、故障排查及安全监管提供可靠依据。这些核心数据围绕锅炉运行的关键环节,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体系。
1、燃烧系统数据是日志记录的首要核心。
炉膛温度直接反映燃烧效率,需每小时记录一次,正常工况下应稳定在设计区间,波动幅度超过±50℃需及时标注原因。炉膛负压同样关键,正压易导致烟气外泄,负压过大会增加引风机能耗,通常控制在-50至-100Pa之间。燃料消耗数据需细化至种类与用量,如原煤每班次消耗量、天然气每小时流量等,结合燃烧工况可精准核算能耗指标。此外,排烟温度与含氧量也不可或缺,排烟温度过高意味着热损失增加,含氧量则直接体现空气过剩系数是否合理,一般控制在3%-5%。
2、汽水系统数据是保障锅炉安全的核心防线。
蒸汽压力与温度是蒸汽品质的核心指标,需实时监测并记录,如工业蒸汽锅炉压力通常稳定在1.2-1.6MPa,温度对应为194-204℃,偏差超过±0.1MPa或±5℃需立即处理。水位是锅炉运行的“生命线”,必须严格控制在水位计1/3至2/3区间,每班至少记录4次,缺水或满水均可能引发爆炸事故。给水数据也不容忽视,包括给水压力、温度及水质指标,其中水质硬度需≤0.03mmol/L,防止水垢生成影响传热效率。
3、辅机运行数据与安全监测数据。
给水泵、引风机、送风机等辅机的电流、电压、轴承温度需每两小时记录一次,轴承温度超过80℃需警惕设备故障。安全阀、压力表等安全附件的校验日期与运行状态需明确标注,确保其处于有效防护状态。此外,运行人员需记录交接班时间、巡检发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,如“10:15发现引风机振动加剧,立即降负荷检查,确认为轴承缺油,补充润滑油后恢复正常”。
这些核心数据共同构成锅炉运行的“健康档案”,不仅是日常维护的依据,更是事故追溯的关键。规范记录运行日志,既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工作,也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体现,为锅炉高效、安全、稳定运行筑牢数据防线。